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三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的新时代征程由此展开。如今七年过去了,京津冀同心、同向、同力发展,让壮美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京津冀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三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万亿元,区域经济稳步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这7年,北京持续增强与天津、河北两地的协同联动,也让身处其中的三地市民在变化中切身感受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福利”。
创新京津冀动能更强劲
七年间,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三地联合推动产业升级,产业链分工成片发展的“乘法”效应日益显现,北京逐步开启了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重大历史性变革,并制定实施了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目标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2872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980余个。与此同时, 5G、无人驾驶、区块链、环境科技等前沿技术从北京辐射输出,截至去年底,中关村企业累计在津冀地区设立了8816家分支机构,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1400亿元,一个立足区域、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优势产业集聚区雏形初现。
轨道京津冀越来越顺畅
作为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交通一体化成为三地握指成拳的首要发力点。七年间,伴随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行,京张、京雄、京沈等高铁线路接续开通;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西延、通密线、东北环线开通运营;同时,市内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部打通,密布环绕的高铁、地铁、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实现了无缝衔接的立体化交通网。环首都“一小时交通圈”逐步扩大,“轨道上的京津冀”逐渐成形, 三地之间的人员往来更加频繁、三地之间的项目合作更加紧密、三地之间的优势共享更加凸显。
生态京津冀环境“美起来”
近年来,北京市积极推动三地空气污染治理的联防联动,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实现明显改善,其中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从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0年的38微克/立方米,三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均接近或超过70%,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 如今,蓝天白云、天朗气清已经成为百姓生活常态,三地居民在“看得见”的变化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
此外,这七年,北京持续增强与天津、河北两地的协同联动,在产业对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重点领域也取得积极进展,让越来越多的百姓和企业成为直接受益者。展望未来,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纵深推进,聚焦重点领域深入攻坚突破,加快优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京津冀三地还将继续“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探索三地协同发展的新路径,用人民的高品质生活诠释高质量发展,让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写进百姓心中的精彩答卷。
上一篇 : 长三角区域赋能发展:突出产业优势,完善产业链条
下一篇 : 7年间北京落户廊坊名校达7所
北京公司
市场合作:1851184867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9号得实大厦一层北区
湖南中项永达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云路18号固特邦大厦二层
子公司:中项智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8161360
中项网服务号
中项网小程序
中项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