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的诞生都需要经历过前期的研发,中期的生产,后期的销售三大环节。一般来说,制药企业为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需要,会在每个环节接受不同的外包服务。近年来,尤其在国内创新药热度持续走高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选择将一些非核心的研发环节外包,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研发风险。
截至5月7日,各大企业2020年年报都已相继发布完毕,在此背景下,医药外包企业(包括CRO、CMO、CDMO等)的业绩也已基本浮出水面。据不完全统计显示,2020年医药外包服务行业保持快速增长,景气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整体来看,CMO/CDMO业务去年投入产出实现双增长;企业巨头对核心客户依赖度逐步降低,收入更加多元;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企业纷纷布局未来赛道。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以市场关注度比较高的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昭衍新药、博腾股份等5家公司的成绩单来看,2020年,这5家公司净利润涨幅均超过50%,其中康龙化成和泰格医药涨幅更是超过100%,分别达到114.25%和107.90%。
而除了上述提及的企业外,博济医药等企业也在2020年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具体来看,2020年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平均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高达60.29%。其中,博济医药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57.69%。根据年报,该公司部分业务出现快速增长,仅“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一项营收就增长27倍,为利润增长提供了充足动能。
业内认为,随着一系列利好创新药发展的政策的推进,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还将不断扩大,而这也将给医药外包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据Frost&Sullivan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已由2016年的119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5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20.8%。相应地,中国医药研发投入外包比例也由2016年的29.8%提升至2020年的36.8%。在此背景下,预计到2023年,中国的CRO市场规模或将会达到172亿美元,占规模的约20%。
除了市场不断扩大外,业内认为医药外包市场渗透率也将得到不断提升。据Frost& Sullivan统计显示,中国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市场渗透率已由2014年的27.4%增至2018年的35.8%,照此趋势,预计将以高于全球增速的水平于2023年增至49.3%。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分析认为,2020-2022年是以集采为突破口的医改政策加速推进的三年,期间供给端价格变量(药品、医疗服务)明显,加上利好政策的支持,将进一步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转型升级。预计未来2年,医药外包特别是CRO、CDMO都将迎来投资更多机会。
实际上,目前资本的确正在加码布局医药外包领域。药明康德2020年的公司年报就显示,高瓴资本持股436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2.53%,已成为公司第6大流通股股东。另外,临床CRO公司缔脉2020年也获得多家资本加持。2020年12月,缔脉宣布成功获得1亿美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mpany、LLC领投,参与本轮投资的还包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凯撒医疗和易方达资本。
总的来说,药品审评审批改革等系列举措正在不断加快新药在中国的上市速度。另外,科创板的推出,也正在持续带动包括生物医药企业在内的科创型企业进一步重视研发和创新。而以上因素,其实都在助力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众多医药研发外包企业预计都将迎来长期利好。不过,医药研发外包在一系列便利的情况下,同样也有风险存在。例如,政策效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以及行业景气度提升会吸引更多参与者,从而加剧竞争等,都需要企业加大注意。
上一篇 : 医药医疗板块,长期投资机遇在哪?
北京公司
市场合作:1851184867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9号得实大厦一层北区
湖南中项永达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云路18号固特邦大厦二层
子公司:中项智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8161360
中项网服务号
中项网小程序
中项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