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是否还想了解中项网最新发布的项目信息? 请注册我知晓
服务热线:4008161360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机洞察 >> 如何跑出“加速度”?政协委员热议长三角一体化
如何跑出“加速度”?政协委员热议长三角一体化
发布时间:2021-03-08

今年两会上,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共建,推进“一圈五区”发展提标升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两会期间,如何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保护文化遗产、加快科技创新等成为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长三角一体化”更是委员们口中频繁出现的“热词”。

“开发区是我省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但是,与沪苏浙比,我省开发区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民建安徽省委建议,要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我省开发区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强与沪苏浙的合作,加强技术和创新,从创新链与产业链融通上拓展区域一体化布局,提升开发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民建安徽省委认为,应打造创新发展引领区,同时加强规划衔接和公共服务平台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开发区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导区,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新兴产业,引导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

民建安徽省委建议,加大区域联防联控,共御环境风险,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并发挥“圈带聚合”效应,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让开发区成为宜居宜业的好地方。“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整合国内外资源,推进开发区与境外资源、要素协同创新,在开放型经济和开放创新中焕发青春活力。”

如何推进长三角发展?民革安徽省委认为深度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是关键。“我们要主动对接和服务国家战略规划,抢抓战略机遇,争取国家政策支持,要在国家重大规划中体现安徽元素。加强整体谋划,找准结合点,高标准开展安徽实施方案研究编制工作,聚焦重大发展需求和高新技术产业。”

民革安徽省委表示,要充分利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提供的平台,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长三角专家库,注重对标看齐沪苏浙科创政策体系,通过借鉴与再创新,不断提升省内各类科创政策的制定水准,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1+N”型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致公党安徽省委则聚焦于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上。“从省级到市县级层面,长三角三省一市之间公共资源都存在较大差异性,应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决策体系。”致公党安徽省委建议,在长三角一体化合作的框架内,根据各省市地方立法资源和立法权限,遵照地方立法协同要求,共同研究制定基于相同监管体制和监管模式的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为推动实施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提供立法基础。

“我们应遵循公共资源交易统一监管发展趋势,在谋求省内监管体制统一的基础上,逐步建立长三角一体化的区域监管体制,探索建设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致公党安徽省委表示,要大力推广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构建区域无形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让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在阳光下运行。

作为全国历史文化遗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长三角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占据重要地位。省政协委员叶润清呼吁,要协同做好长三角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我们需成立长三角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建立设备、信息、成果共享机制,有效整合科研团队,科学统筹人才培养和使用,实现多方面的协同合作和优势互补,提高科研水平和效率。”叶润清认为,要建立长三角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协作机制。

叶润清还建议,要统筹规划长三角地区文化遗产研究课题,协同做好长三角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联合开展公众考古活动和申遗工作。“这对于推进该地区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项网行业研究院资讯中的数据和观点均为是生产企业、行业的公开数据(例如年报、出厂价、挂牌价、等网络公开渠道数据),仅供参考!
中项网行业研究院商机洞察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仅供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任何依据中项网行业研究院商机洞察数据和信息而进行的投资、买卖、运营等行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及法律后果均应当自行承担,与中项网行业研究院无关。
中项网行研院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推荐阅读

华项永达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公司
市场合作:1851184867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9号得实大厦一层北区

湖南中项永达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云路18号固特邦大厦二层

子公司:中项智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8161360

中项网服务号

中项网小程序

中项网APP

Copyrigt 2001-2034 中项网   京ICP证120656号   京ICP备10019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