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铁公机”(铁路、高速公路、飞机)现代交通体系,吸引“轨道人才”持续扎堆、集聚
(二)发挥大学在科技创新中的“灯塔作用”
(三)发挥科研平台与大科学装置的集聚效应
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长三角区域科教资源丰富、原始创新活跃、创新人才扎堆,既有丰厚的历史积淀,又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这里拥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8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6所;上海光源、全超导托卡马克等世界顶尖大科学装置,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一流研究基地相继启动或建成,已经具备打造“创新核反应堆”的地缘基础,可以在科教创新方面大有作为。
结合长三角科教资源的现状和科技发展的规律来看,一市三省突破行政隶属关系,探索跨地区的科教创新互动、联动机制,要从三个层面展开:
一是发展“铁公机”(铁路、高速公路、飞机)现代交通体系,吸引“轨道人才”持续扎堆、集聚。借助通勤不超过3小时的轨道交通条件,突破单一城市工作模式,探索适应工作和生活在不同城市的高层次人才的多点执业、多重身份自由转换的体制与机制。
二是发挥大学在科技创新中的“灯塔作用”。以存量为增量、变存量为增量,探索类似于“磁场内部运动在磁极最强”的机制机理,以大院大所、高等学校的存量资源为“磁极”,通过不同渠道向不同方向和领域传导和扩散,以乘数效应影响、带动、辐射其他高校。因此,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创新产业制高点,加强高校科技创新研究联合体和教育发展联盟建设,围绕大学做好科技与产业创新的谋篇布局,联合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以大学为核心,以应用研究为紧密层,以产业转移转化为合作层的新的科教创新模式。
三是发挥科研平台与大科学装置的集聚效应。大科学装置是科技创新的“试金石”,学科交叉好、人才密集、创新能力强的区域创新都离不开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科学装置集群,它是支撑强大科技竞争力的基本条件。因此,要提前谋划、积极准备,搭建能够实现重大开创性研究成果的科研平台与科学装置群,以充分激发学科上的交叉效应、人才上的蜂聚效应、科研平台与科学装置上的集聚效应,共同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国际大科学工程,最终实现长三角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反应。
上一篇 : 安徽交通“十大工程”服务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
下一篇 : “温暖卫士”是协同惠民的写照
北京公司
市场合作:1851184867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9号得实大厦一层北区
湖南中项永达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云路18号固特邦大厦二层
子公司:中项智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8161360
中项网服务号
中项网小程序
中项网APP